新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大遂武夫 > 第207章 千佛窟

第207章 千佛窟(2 / 2)

“心里苦。”

一句心里苦,身后的锦团儿哭得更加伤心了。李余年免不得挨了迎雪一记白眼,小心地陪着不是。

窦迎雪提议道:“卢姑娘,如今你孤身一人,索性就住在李家吧?侧室一直空着,闲暇时可以帮我领一下孩子,两个孩子着实有些吃不消呢。”

“是啊,宝儿可调皮了。”

言多必失,又遭了一记白眼,索性走得远远的,横竖是她们自己商量的事情。

眼见锦团儿的脸上泛起了红晕,对着周宜行跪拜之礼,李余年心头一松,这事儿大约是成了。

不由地叹道:“家和万事兴啊。”

......

龟兹离长安八千六百余里,几乎横穿了整个王朝。

自玉门关起,便很少见到人烟。

天地苍茫,荒原连着沙漠,黄沙漫天,仿佛永远没有尽头。

龟兹,原是西域古国之一,寓意白色国度。

本是一个佛国,信奉小乘佛教,后来被中原王朝所征服。

鉴于其汇通东西要道的重要地位,一直被不同的政权包罗。

如今是大遂王朝的安西四镇之一,下辖六县,总计八万余人,光礼佛的僧侣就有一万余,是天竺佛国传入中原的重要一站。

延城坐落在天山南麓,河流蜿蜒,水草茂盛,是难得的一片绿洲。

地图标注的地方是延城北面的一条山谷,深达百丈,两侧的峭壁上影影绰绰,全是大小不一的石窟。

石窟是修建在山崖上的寺庙,专供僧侣修行所用。由于环境偏僻决绝,不利于开凿,会有专门的“供养人”出资修凿佛窟。

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各种雕像镶嵌在石窟中,或立,或坐,或卧,几乎随处可见。

香烟缥缈,梵音缭绕。

行走在山谷中,犹如置身佛国,令人感觉心境平和。

饶是以李余年的能力,赶到这里,也用了五日的时间,因为还带着一个非要跟来吃沙子的周宜。

为抵御暴晒,一身白纱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朦朦胧胧,好似胡人的服饰,颇有些异域风情。

一阵马蹄声自背后响起,连人带马皆是风尘仆仆的模样。

梁成松笑道:“哎呀,紧赶慢赶,李将军竟然比我先到了,惭愧惭愧!”

“来得刚好,我们也是刚到。”

梁成松翻身下马,凝目看向周宜,顿时大惊。

“梁将军,人多眼杂,不要引起注意。”李余年压低声音说道。

“是。”

梁成松打消了行大礼的念头,以作揖代替。

“凉州甚远,梁将军为何亲自来这一趟?”

“别提了,日日写字,手都快写断了。再不出来转转,武功都要荒废喽。”

“那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接下去只要咱们不打别人,就是无仗可打的境地。”

“陛下仁德,休养生息嘛,我懂的。”

“哈哈,这马屁高级。告诉你个好消息,梁旭升四品了。”

“啥?老子还没四品,儿子先四品了?”

“那可不,回头你也跟我们回去升个四品。”

“这,哪是说升就升的?”

“怎么?对陛下没信心,还是对我没信心?”

“可不敢!”

三人沿着山谷一路前行,两旁的石窟越来越稀疏。

风沙渐起,模糊了道路,类似穿堂风,说明山谷将要走到尽头。

出山谷。

前方豁然开朗,山势向东西两边延伸。

西边是沙海的终点,流沙堆积成山,足有十余丈高。因风力作用,山头移动发出声响,当地人称之为“鸣沙山”。

东边重岩叠嶂,延绵几千里,光秃秃的岩石裸露在外,雪顶清晰可见。

在沙海与山体交汇的地方,出现一段天然的断层。

在这片只有二三里地的断崖上,再次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石窟。

在所有石窟的正中央,一尊与断崖齐高的佛陀巨像格外醒目,几十丈的高度,足以俯看沙海沉沦。

类似的巨像,只在兰陀寺见过。

石窟有大小。

最小的叫禅窟,里面幽闭,昏暗,又极狭小。

入口通道只有几尺深,正面有佛龛可供奉佛像。

左右有禅室,少则一间,多则四间。每一间不过三尺见方,只能容纳一人打坐修禅。

大石窟多为“供养人们”共同出资,由专业的工匠开凿。

里面空间空旷,能供奉大型佛像,可容纳信徒参拜。比如“佛殿窟”,“佛坛窟”,“大像窟”,每逢佛教节日,必定人满为患。

“此处名曰千佛窟,名义上归大遂管辖,实则自成体系,历朝历代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梁成松介绍道。

但凡涉及教徒聚集区大多如此,他们不闻世事,更不问世事,只求一个世外的环境。

“可查到信件来源?”

“尚且不知,延城那边查到一个放羊娃身上便断了线索,会不会有诈?”

“不至于,画图者明显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周宜问道:“这里可有领导者?”

“有的,释吉法师,本地人尊他为圣僧。”

“圣僧?有年头没有出现如此称呼了。”

“释吉法师七岁出家,九岁能与禅师辩论,十二岁托钵去往佛国,游学九载习得大乘佛法归来,在此坐坛讲经,深受民众爱戴。”

梁成松一边讲解,一边领着二人拾级而上。

山路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行。

石阶历经沧桑,由于风雨侵蚀与踩踏,变得格外圆滑。

岩洞狭小逼仄,稍不留神可能碰到头,岩壁上遍布螺旋凿痕,说明这条山路是一锤子一锤子地凿出来的。

山路时而裸露在岩石表层,时而陷在岩壁之中,十分考验登山人的胆识与体力。

大部分石窟会与“主路”相连,但也有例外,那些都是缠窟。

有点道家闭死关的意思,要么成佛,要么死去。

终于上到顶层,大约处于佛陀巨像的右耳位置,来到了一个相对宽敞的平台。

一条幽长的通道处在平台的正中央,岩壁的孔洞内点着蜡烛,光线刚好足够看到彩色壁画,颜色鲜艳,五彩斑斓。

讲述了一个九色神鹿搭救世人,反被世人报复的故事,传说佛陀的前世就是一头九色神鹿。

通道的尽头有一尊禅定坐像,眉眼上扬,面带微笑,神情轻松舒展,不是很常见的宝相。

绕过禅定像,里面豁然开朗。

一个五丈见方的佛殿,所有佛像被搁置在墙上挖出的凹台上,地面上空无一物,铺着红蓝两色的方砖。

从墙脚开始,到覆斗窟顶,没有一丝空闲的地方。

佛陀高坐莲台,周围布满了聆听佛法的菩萨,罗汉,金刚天王……

远处的经楼,庭院,节次鳞比,排列有序。

天空中祥云万里,绚丽的彩带迎风飘舞,各种飞天形象层出不穷。

好一派气势恢宏的鼎盛佛国场面!

“阿弥陀佛,贵客远来,未能远迎,失礼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