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金兵围城时他都没这么慌过。
“太上皇到——”
唱礼声未落,赵佶已经掀开产阁的鲛绡帐。
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他却觉得这是世上最好闻的味道。
烛火映照下,李世民正抱着两个明黄襁褓站在窗前,晨光给他玄色常服镀了层金边。
“爹爹。”
李世民转身时,赵佶看清了他衣襟上的泪渍。
赵佶突然不会走路了。
他扶着门框慢慢挪过去,像是怕惊飞一对珍禽。
当看清孙儿们皱巴巴的小脸时,这位曾经挥毫写下\"瘦金体\"的大艺术家,喉结滚动半天才挤出句话:“像...像你小时候...”
“官家小时候可没这么俊。”
朱琏笑着递过温热的帕子。
赵佶这才意识到自己满脸炉灰混着泪痕,狼狈得不成体统。
李世民小心翼翼地将女婴放进赵佶臂弯:“她先出来的,嗓门大得很。”
小小的生命在赵佶怀里扭动,他慌得差点跪下。
这感觉比第一次抱赵桓时还奇妙——那时他满脑子都是社稷传承,此刻却只想着怀里这团温热能平安长大就好。
“今日是靖康二年九月初六。”
赵佶突然挺直腰背,“皇孙赐名赵瑾,取'怀瑾握瑜'之意;皇孙女赐名赵柔柔,愿她性若春水。”
李世民笑着点头,接着转身对李福全吩咐道:“传朕旨意,大赦天下!除谋逆外,死罪皆减等!”
赵柔柔突然抓住赵佶的胡须,\"咿呀\"叫了声。
赵佶大笑时瞥见摇篮旁的血衣,这才想起产妇:“癸癸如何?”
“累睡了。”
李师师从屏风后转出,手里捧着参汤,“太医说双生子能平安落地已是万幸。”
赵佶的目光在李世民与婴儿之间来回游移。
当年那个被他嫌弃\"懦弱\"的太子,如今不仅横扫三国,还一举得了龙凤胎。
他突然想起钦天监说过\"紫微星耀,主圣人出\",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爹爹要不要抱抱瑾儿?”
李世民似乎看透他的心思,将赵瑾递来。
赵佶手忙脚乱地同时搂住两个孙儿,像捧着易碎的瓷器。
晨钟恰在此时响起。
赵佶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忽然笑道:“记得你出生那日也是这个时辰,钦天监说'日始出而月未落,主阴阳调和'。”
赵佶低头蹭了蹭孙女的小脸,“柔儿将来定是个美人胚子,朕要亲自教她画花鸟。”
就在这时,产阁外传来赵楷的惨叫。
赵楷被门槛绊了个跟头,正被赵构扶着龇牙咧嘴。
“都进来吧。”
赵佶难得慈爱地招手,“看看咱们大宋的祥瑞。”
赵楷凑近端详,赵柔突然吐了个泡泡,正好溅在他鼻尖上。
众人哄笑声中,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
\"娘娘,我要看弟弟妹妹!\"
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提着裙摆跑进来,发间金铃随着蹦跳叮当作响。
六岁的柔嘉公主赵柔嘉像只花蝴蝶般扑向朱琏,却在看到李世民的瞬间急刹住脚步,小手紧张地绞着衣带。
十岁的太子赵谌紧随其后,气喘吁吁地拉住妹妹:\"说了多少次,在宫里不许跑!\"
抬头看见李世民,赵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规规矩矩行了个大礼:\"儿臣参见爹爹!\"声音里满是掩不住的欢喜。
李世民伸手轻抚赵谌的发顶,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朱琏身后的那个小小身影上。
小姑娘穿着鹅黄襦裙,眉心点着朱砂,那双与朱琏如出一辙的杏眼正怯生生地偷瞄着自己。
心头忽地一紧,李世民这才惊觉:自那日自己魂归大宋,鸠占鹊巢般占据了这副身躯,竟已近两载光阴。
若非今日这丫头来看弟妹,他几乎要忘了,这具身体尚有个亲生骨肉。
记忆里那个蹒跚学步的小丫头,如今竟已出落得这般水灵。
李世民喉头微动,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女儿\"。
“柔嘉...”
李世民蹲下身,尽量放柔声音,试探性地伸出手。
小姑娘却像受惊的小兔子般\"嗖\"地躲到朱琏身后,只露出半个脑袋偷偷打量他。
朱琏轻抚女儿的发顶,柔声问道:\"怎么不叫爹爹?你日日念叨着想见爹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