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2 / 2)

阿蓉步入殿内,看媚娘抚琴,也不言语,只于殿内一角。

又数日。

芳文殿院之梅花淡淡开了,似有若无的香,媚娘立于梅前,静思着。

风微起了,庭前梅花微微清颤,寒意真些深了。媚娘将锦青狐裘紧裹了裹。阿菊最是解人,于殿内将银制手炉新添了炭,依旧用锦青小团花絮薄丝绵手炉套子套上,递将与她。媚娘接过,梅树下静立无语。

这梅花开得真好。媚娘叹了口气——

唐帝近来愈喜探问她于政事之心意了。媚娘自来雅爱文史,故此幼时就将经史子集皆读了读。政事于她并不觉难。然何以唐帝愈来愈喜探问己于政事之心意了呢?

风愈发起了,天色阴沉下来。阿菊见媚娘只是立于梅树之下,道:“才人,这天阴阴的,怕是将落雪了呢。”

媚娘闻阿菊此言,抬头看了天,见阴云果真沉沉下来,风意萧疏。

风清凛了,大兴宫各处皆寒。芳文殿院梅花开愈浓了,淡淡的香。媚娘于梅花侧徘徊思度着。

今载宫中巨变,承乾废徙,魏王降封,唐帝于其仍皆挂怀。现之太子系文德皇后(长孙皇后)所出,又素得唐帝爱怜,朝中大臣倒颇向与他。一经立定,甚为安稳。只国不宁息,叛乱仍频。高丽又生事端。战若不息,唐帝将何以为呢?依唐帝性情,难免将起干戈。战事起时,所用之度归于百姓,是劳民举。叛乱未息,民犹待养。远劳于军,未必真可取也。民生事大,一劳不若一养,何宜便起干戈,倒不若安生些好。媚娘静思着。

风愈发起了,媚娘觉着些寒意,将手中锦青小团花薄丝绵套的银制手炉往狐裘里紧了紧,归殿内了。

太子于东宫潜心静研高丽事端。阿爷素喜功,事若不息,恐真即起干戈。朝中重臣,皆以战事为未可。然依阿爷性情,恐在不免。惟预度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