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唐文唐卷七百二十七舒元舆牡丹赋(有序)》“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洛阳)牡丹,日月寝盛。”
据【旧唐书 卷四本纪第四高宗上】“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春正月甲子,(高宗)幸并州。……三月丙午,皇后(武后)宴亲族邻里故旧于朝堂。”
2、《新唐书 卷一百七十九 列传第一百四舒元舆》“(舒)元舆为《牡丹赋》一篇,时称其工。死后,帝(唐文宗)观牡丹,凭殿阑诵赋,为泣下”
3、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大和九年(公元835年),诛王涯、郑注后,仇士良专权恣意,上颇恶之,或登临游幸,虽百戏骈罗,未尝为乐。……上(唐文宗)于内殿前看牡丹,翘足凭栏,忽吟舒元舆《牡丹赋》云:“俯者如愁,仰者如语,合者如咽。”吟罢,方省元舆词,不觉叹息良久,泣下沾臆。”)
4、唐李濬《松窗杂录》“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开元天宝)花呼木芍药,本记云禁中为牡丹花。”
5、依舒元舆《牡丹赋 序》、《旧唐书》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宫中已种牡丹。
二、木芍药一词据宋《证类本草卷第八芍药》“芍药图经曰:芍药,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今处处有之,淮南者胜。(晋)崔豹《古今注》云: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木芍药。……安期生(《史记》载秦时人)服炼法云: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
三、依宋《证类本草卷第八芍药》引晋崔豹《古今注》、秦安期生服炼法,木芍药一词唐之先已有。
依唐李濬《松窗杂录》,唐宫中木芍药即牡丹。
四、综据以上,木芍药、牡丹,通称也。
五、唐玄宗时牡丹诗例则:
1、《全唐诗卷124 白牡丹裴士淹》裴士淹,开元末,尝为郎官。诗一首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
别有玉盘乘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2、《全唐诗卷128红牡丹王维》王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3、《全唐诗卷196 牡丹柳浑》柳浑,天宝初,擢进士第。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六、吾从未从事过医药行业,亦未曾为医或医药类相关工作。然所阅书籍涉面甚广,甚至医书者。
七、1、2012年冬至过,吾,江西九江市区石红梅亦名石淇文亦名绿竹之江西九江市区家蔷薇风雪盛开(露天非暖房也),其花形尤巨,径至二指半余(6厘米),玫瑰大小。且风雪夜花开地夜间温度摄氏0度下。是实证也,非妄言也,可为冬月蔷薇于冰雪非暖房地可开之实例证。
2、2016年夏、秋、立冬、冬腊、2017年春,凡历九月余,吾,江西九江市区石红梅亦名石淇文亦名绿竹之江西九江市区家中白兰花开五度,非于暖房之地。2018年仲冬、冬腊、2019年正月、仲春、暮春,凡历五月,吾,江西九江市区石红梅亦名石淇文亦名绿竹之江西九江市区家中白兰又复花开五度,亦非于暖房之地。此夏花四季常开者,皆实证也,非为妄言。至于吾,江西九江市区石红梅亦名石淇文亦名绿竹之江西九江市区家中之春花秋绽、秋花春绽,亦乃常事,曾不以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