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2 / 2)

“就是,哪有人敢欺负皇子。”郭萱笑着打圆场。

一大两小嬉笑打闹地吃完了团年饭。天色渐暗,府里上灯,红彤彤的灯笼一盏盏亮起来,夜色明媚生动。

郭萱提着得意作品——龙、雁灯笼出来,让孩子们拎着去玩。左雁挡在世初身前,撒娇道:“娘,我们不玩灯笼了,我们放炮仗!”

“你怎么知道娘给你准备了好多炮仗呀?”郭萱刮了下左雁的鼻梁,把两个灯笼递给侍女,“行,那就先放炮仗,放完了再玩灯笼。”

左雁拉着世初在他耳畔用手拢着说:“我们玩到睡觉吧。”

家丁们把炮仗摆出来,韩伯拿着点燃的香待命。孩子们看中哪个,他就点哪个。呲——砰砰!乓乓!听响的,看花的,孩子雀跃,家丁们惊呼,将军府吹响了欢庆新年的号角。周围的人家和街道上随后也燃放起各式炮仗,夜空中绽放出色彩,空气里弥漫起硝火味。

要是将军也在就好了。

疯玩了一天,孩子们没受换床影响,睡了香甜一觉。早上郭萱去叫的时候,左雁睡外侧,一条腿搭在世初腰上,场面让他娘不忍直视。她把儿子的腿搬下来,轻拍了两下小脸蛋,说:“雁儿,起床了。昨儿不说要带殿下去逛庙会吗?去晚了王二的糖葫芦可卖光了……”

左雁一个激灵,抓着郭萱的手呢喃:“不行,世初还没吃呢,给他留一串。”

恍惚间听见左雁唤自己名字,世初倒先醒过来了,揉揉眼睛,把左雁蹬掉的被子拉起来。

俩孩子都换了郭萱亲手缝制的新棉衣,没吃早饭就由韩伯和王三保带着去逛庙会。更准确的说法是,韩伯带着俩孩子和王三保去逛庙会。

庙会地点就在昨天经过的长街,马车只能停在接口,四人挤进了人流中。街边摆满了摊位,耍把式卖艺的、卖小玩意儿的,更多的还是各种小吃,香气催得人食指大动。

左雁闻到了久违的香味,喊:“韩伯,灌汤包!吃灌汤包!”

于是体型最壮的韩伯开路,带着孩子们挤到了灌汤包摊位前。几屉现出锅的汤包蘸醋,一人一碗冒着热气漂着葱花点了芝麻油的鸡蛋汤。既香又暖,连宫中老人王三保都赞叹店主手艺好。

左雁不停提醒世初,小心汤包烫,要轻轻咬开包子皮,吹一吹凉一凉再吸汤汁。世初第一次在人声鼎沸的环境下吃早餐,好奇地不停看东看西,很难专心吃包子,一个没注意就烫到了。

左雁摆出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怎么不听话呢?烫到了吧!吃完了再好好看,现在好好吃!”

世初不做声,倒是专心吃包子喝汤了。左雁满意地笑了,又他说悄悄话,“别吃太饱,等会儿还有好多好吃的。”

王三保听到了,不自觉地放慢了吃包子节奏。

用过早餐,几人顺着人流前进方向慢慢挪动。小孩子个子小,在人潮中根本什么热闹都看不到。韩伯熟练地把左雁举起来,让他骑在自己脖子上。左雁的视野瞬间开阔,“哇,前面有耍猴的!糖葫芦!糖葫芦在那边!”

王三保也有心让世初也享受一下,无奈自己的体格和韩伯没法比,“殿下,要不……要不我背你。”

世初拉着韩伯的衣摆,回头对他说:“不必了,你跟紧一点,别走散了。”

王三保下决心回宫后一定练好身体,绝不能让殿下再受委屈。

左雁注意到他们两人的对话,对着韩伯耳朵说了几句话。韩伯笑了笑,拉着世初挤到了一块人稍少的地方,半蹲,左雁从他身上滑下来。

“世初,你上去。”

“我……我不用……”

“不怕的,韩伯可有力气了,不会摔着你,来,我扶你。”

左雁扶着世初骑上韩伯的脖子,韩伯抓着世初的腿慢慢起身,“殿下,怕的话就扶着我的头。”世初把手轻搭在韩伯的发髻上,控制着没用力。韩伯试着走了两步,感觉到世初放松了许多,就走回人流中。

“怎么样?喜不喜欢?”左雁跟在韩伯身边,仰着头问世初。

世初看着前方的人间烟火,莫名想起先生常挂在嘴边的“江山”“百姓”,虽然没有具体的意象,但应该都是这般热气腾腾的。

“喜欢。但我更喜欢同你一起,韩伯,劳烦您再放我下来吧。”

“嗨,不就是要和少爷一起吗?不用下来,您慢慢把腿跨过去坐我肩膀上,让少爷也上来!”韩伯豪迈极了。

世初犹豫着,“可以吗?您受得住吗?”

左雁接话:“受得住受得住,韩伯大力士!世初你先挪过去,慢一点,小心啊。”

韩伯扶着世初挪到自己一边肩膀上,得空还在吹嘘,“小孩子,没一包米沉,当年我扛两包米,哎呀……”

他话没说完,左雁就攀着他腰蹬着胳膊上了另一边肩膀,敏捷地像只猫。

“知道,扛两包米健步如飞,现在你也可以飞了!”左雁替他说完台词,向世初伸手,“拉着我,不用怕。”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章左大将军要回来了,孩子们马上就要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