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 追星 > 第八章

第八章(2 / 2)

这话一说出口,孙澍可能没听懂,但孔羚成听懂了。

他耸耸肩:“但也确实是个很好的机会,不必完全从零开始。”

整个公司里知道那个建国真名叫周以的,只有在座的虞则非和孙澍,知道周以和孔羚成真实关系的,也只有这两位。

而这两位最先知道周以的身份,不是孔羚成的夫人,而是绵忆公司的投资人。

如果有人有兴趣去查一查绵忆公司各位创始人的占股比例,会发现一位名叫周以的出资人出资比例达到了28%。

绵忆创立的那年,周以已经拍了五年多的戏。周以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小目标,希望在B市买一栋小房子。从刚开始念大学,周以还是住在学校宿舍里,享受跟孔羚成“异地恋”的感觉,到后来还是觉得相隔甚远,受不了,就出来租房子一起住,一租就从周以上大学租到孔羚成读研。

周以想用这个小目标给老孔一个惊喜,所以没跟老孔说,只跟家里爸妈讲了。对于买房子爸妈表示了支持,即便是当时知道了周以和孔羚成的关系,知道今后房子里住着的除了自家儿子,还有儿子的男朋友,还是表示了支持。还有一种儿子长大了会拿主意了的欣慰。

也就是在周以默默筹备向小目标进军的时候,孔羚成在为创业的集资发愁。他也没想着跟周以多说什么,他知道周以拍戏很辛苦,演员创作也很需要氛围和环境,他也不希望自己的事情去影响周以的状态。

而周以,最终还是知道了,从老孔同学那儿。

周以好不容易有机会去Q大取景拍戏,自然想着去研究生院逛逛,顺便看看老孔在不在。他当时还完全没有名气,Q大的同学们也只知道来学校拍戏的是某个一线小生——也就是这部剧的主演,周以完全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校园里溜达。他在经济学院里问了一个同学人不认识孔羚成,恰巧问到了老孔的同班同学,并为周以解说了老孔的去处:带着项目去见天使投资人了。

当晚,周以只问了一句“你们在搞创业吗?”老孔就觉得,不该瞒着他,就把自己的项目说了一说。

周以只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觉得挺好——尽管几位天使投资人觉得没有什么前景,他也就琢磨了一会,表示自己也想参与投资。

绵忆62%的资金是虞则非家里的支持,周以占到了28%,孔羚成和孙澍各占5%,于是,绵忆诞生了。

而周以的小目标,需要再久一点才能实现了。

孔羚成对于周以的这份支持,用“感激”两个字完全无法形容,在后来得知周以和孔羚成之间的关系后,虞则非连说好几个“赶紧以身相许去报答一下!”但在觉得感激、感动之余,也觉得周以傻,万一项目不成功呢,这么多钱岂不是全打了水漂?

“我信你。”周以回答得干脆,“你觉得这挺盲目也要,总之我信你。”

每每回忆起周以说这句话的神情,孔羚成整个人都能变得温柔,又心疼。他的傻周以,什么时候能把对他的这份盲目自信,分给自己一点呢。

周以在拿出了这么大一笔钱之后就更见不到人了,他开启了接连进组模式,都没怎么挨过家,公司初创,孔羚成也忙得脚不沾地,等老孔缓过神来的时候,也算不出自己究竟有多久没见到周以本人了。

老孔抽出空去剧组探班的时候,周以已经连续咳了半个多月,虽听不出严重,但动不动觉得嗓子痒一直不怎么舒服。他自己还觉得没什么大事想瞒着,老孔问小然才知道病了这么久,立刻让小然跟剧组请了假去医院看一看。

周以的小目标并没有掐灭,他只是想着自己多接点工作好继续靠近小目标。老孔知道周以辛苦,没想到他这么苦自己。

多说没有什么意义,孔羚成多陪了周以两天,之后尽心尽力给小股东当打工仔。

孙澍听着他俩的对话才觉出味来。敢情要投的是周以的戏。那他孙澍也是赞成的,说到底,当初周以信的是他的项目,再加上从最近的几次产业链升级的效果来看,周以简直是他们的投资锦鲤。

绵忆从智能家居系统逐步发展到生鲜蔬果等品质生活的相关产业,之后又完善了便捷家居产品的部分,而这些发展的背后,有些是周以抱着玩笑说过“这玩意你们怎么不做?”,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孔羚成和拓展部的同事们讨论之后,觉得有些思路确实可行。有些是孔羚成想为周以提供的便利,比如生鲜类的新零售产业,可以方便周以这类不便出门的明星,不过结果对于周以来说似乎不是很奏效,这货还挺喜欢逛超市的。

虞则非对于影视文化产业的投资完全没有意见,一场会议下来,最终敲定《沉默》作为他们开展新业务的切入点,由吕总监牵头去谈,他们去完成一些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