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网游动漫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604章 李琮与杨国忠的碰撞

第604章 李琮与杨国忠的碰撞(1 / 2)

然而,李琮却全然不顾是否能够见到他,每周都如时钟般准时地前来。

这种坚定不移的执着和持之以恒的坚持,就像那永不熄灭的烛火,照亮了李隆基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

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意和欣慰之情,仿佛在这纷繁复杂的宫廷生活中,终于找到了一丝慰藉。

今日,李隆基的心情格外舒畅,仿佛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他身上一般。

而李琮的到来,更是为这美好的一天增添了几分期待。

李琮不仅如往常一样前来问安,还声称有重要事情需要禀报,这无疑让李隆基对他的到来充满了更多的好奇。

于是,李隆基毫不犹豫地派遣高力士亲自前往宫门口,引领李琮入宫觐见。

高力士领命而去,步履匆匆,仿佛他也能感受到李隆基对李琮今日到来的期待。

就在高力士领命而去的瞬间,一名太监进入殿内,禀报道:“启禀圣人!右相求见,此时已经在宫外恭候多时了。”

李隆基闻言,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似乎对杨国忠的突然到访早有预料。

只听得李隆基的声音慢悠悠地传来:“哦?杨国忠来了啊。也罢,就让他和太子也一同进来吧。”

他的语气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但其实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对于杨国忠此时进宫求见,李隆基一点儿都不觉得意外。

他心里很清楚,杨国忠此番前来,肯定是因为得知了裴徽不仅没有死,反而还手握数万义军、成功夺回九郡之地的消息。

这个消息对杨国忠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的内心必定是惶恐不安,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所以,杨国忠才会如此迫不及待地进宫,妄图通过向自己谄媚逢迎,来寻求他的庇护和宠信。

毕竟,李隆基对杨国忠与裴徽之间的紧张关系可是了如指掌,甚至还从杨贵妃和虢国夫人那里了解到,裴徽遭遇的那场刺杀,背后很可能就是杨国忠在暗中捣鬼。

如果裴徽真的不幸丧命,那么李隆基肯定会对杨国忠大发雷霆。

毕竟,裴徽可是李隆基的得力干将,又是杨贵妃宠爱的外甥。

要是因为杨国忠的缘故导致裴徽遇害,李隆基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命运之神似乎格外眷顾裴徽。

尽管历经诸多磨难,他不仅毫发无损,反而手握数万雄兵,权势滔天。

这对于深谙帝王制衡之术的李隆基而言,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他心中暗自窃喜,期待着杨国忠和裴徽这对舅甥之间能爆发一场惊心动魄的争斗,最好能够互相制衡。

时间并未过去太久,高力士便匆匆步入殿内,向李隆基禀报:“圣上,太子和右相已被带到殿外,等候圣上召见。”

李隆基听闻,脸上并未流露出丝毫的惊讶或急切,他依旧气定神闲,不紧不慢地吩咐道:“先让他们在外面候着吧,不必急于召见。再派个人在旁边监视、偷听一下,看看右相和太子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高力士闻言,稍稍一愣,但他旋即领悟到李隆基的意图,连忙恭恭敬敬地领命而去。

待高力士离去后,李隆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悠然自得地闭上双眼,开始养神,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其实,李隆基之所以没有立刻召见李琮和杨国忠,并非是他故意拖延时间,而是想借此机会观察一下,在他这个皇帝不在场的情况下,太子和右相会如何在他面前表演,如何施展他们各自的手段和心机。

这无疑是一场精彩的权力博弈,而李隆基则稳坐钓鱼台,静待这场好戏的上演。

杨国忠此番前来的真正目的,李隆基知道,但是李琮竟然突然宣称有重要的事情要向他禀报。

李隆基一时间还没有摸清李琮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管什么时候,太子不管是谁,永远都是他李隆基最警惕和防范之人。

……

……

李琮心里很清楚,这次面见李隆基可是至关重要的,绝对不能有丝毫闪失。

所以,他按照事先想好的计策,怀揣着一颗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的心,匆匆忙忙地赶往兴庆宫去觐见圣上。

这一路上,李琮的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一样,不断地闪现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及应对这些状况的方法。

他一边走,一边在心里反复琢磨着,怎样才能在圣上面前表现得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过于谄媚,又能让圣上对他的事情产生兴趣。

当李琮终于走到宫门前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风风火火赶来的杨国忠。

只见那杨国忠身着一袭紫袍金带,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的耀眼夺目,简直让人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他腰间悬挂的金鱼袋,随着他急匆匆的步伐,不时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是在向周围的人们炫耀着他那高贵显赫的身份。

“太子殿下今日容光焕发啊!”杨国忠满脸堆笑,拱手作揖,然而他的眼神却如饿狼一般,扫视着李琮身后那寥寥无几的两名随从,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笑意,“只是这排场,似乎未免也过于寒酸了些吧?”

李琮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仿佛完全没有听到杨国忠的话语。

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杨国忠身上,既没有愤怒,也没有丝毫的畏惧。

然而,在他那道狰狞的疤痕下,肌肉却微微颤动着,显然内心并不像表面那般平静。

就在这时,李琮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元载对他的谆谆教诲:“杨国忠此番必定会赶来,而且必然会对您进行挑衅。殿下只需记住一件事——无论他如何言语相激,您都要表现得对他不屑一顾,如此方能让他摸不清您的虚实。”

李琮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他知道,此刻绝不能被杨国忠的挑衅所激怒,否则就会落入对方的圈套。

杨国忠见李琮对他视若无睹,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怒和被轻视的感觉。

他瞪大了眼睛,恶狠狠地盯着李琮,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怎么?太子殿下难道连话都不会说了吗?”

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李琮,仿佛要透过他的身体看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然而,李琮却完全没有回应他的目光,只是静静地凝视着殿角那尊青铜仙鹤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仿佛那青烟有着无穷的吸引力,让他完全沉浸其中,对外界的一切都恍若未闻。

杨国忠的怒火在心中燃烧得越来越旺,他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严重的践踏。

他无法忍受这样的屈辱,于是强压下心中的怒气,用一种带着质问的口吻说道:“听闻殿下近日与元载往来甚密?此人可是裴徽的忠实走狗。”

他的声音中虽然还带着些许克制,但其中的不满和愤怒已经溢于言表。

然而,李琮依旧没有任何反应,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那袅袅青烟上,似乎完全没有听到杨国忠的质问。

杨国忠见状,心中的怒火愈发不可遏制,他的脸色也因为愤怒而变得异常难看,如土色一般。

……

……